破除 校正落实偏差
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效,推动化风成俗、成为习惯。坚持从讲政治高度整治、官僚主义,深化治理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维护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困扰基层的等突出问题。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纪检监察机关必须紧跟党中央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最新判断和部署要求,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等,认真履行纪检监察职能,坚决查处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
官僚主义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多样性、变异性等特点,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部门有不同的表现。
贯彻落实路线方针政策、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重形式轻实效。有的机械传达党中央精神,对接落实盲目粗放、脱离实际,政策措施上不接天、下不接地,执行效果差;有的重“面子”轻“里子”,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效应和舆论造势;有的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照抄照搬照转上级文件,在实际工作中不见行动、不管实效;有的为了地方和部门利益在贯彻执行决策部署中打折扣、搞变通、出虚招;有的急功近利、急出政绩,要求下级落实不计成本、不顾长远,甚至将落实要求升格加码、提高标准,看似讲政治,实则添负担。
服务群众推诿扯皮、消极应付。有的没有从为人民服务的事业高度看待岗位职责,对工作没有激情、对群众没有感情、对解决诉求没有耐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的漠视群众利益,对群众提出的尖锐矛盾、突出问题、合理诉求“看热闹”“打太极”,对关键性事务和深层次问题避而不管、视而不见;有的地方便民服务办理流程繁琐、证明材料繁多、等候时间漫长,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网站宣传内容多、便民内容少;有的部门新官不理旧事,对一些遗留的问题搁置不理、借故推诿,一些“半截子工程”搁置延期,严重侵蚀党和政府公信力。
履职尽责中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有的事事请示不想担责,关键时刻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懒政怠政庸政;有的重留痕轻实绩,要求时时处处留痕,强调“做过工作”而非“做好工作”,注重工作形式而非工作内容和效果;有的弄虚作假,制造假数据、编造假经验、树立假典型,瞒报谎报情况、隐藏真情况真问题;有的把下发文件当成责任落实、把开会动员当成免责盾牌,上级下发的文件层层圈阅、层层转发、层层不负责任,上级要求在层层“空转”中化为“无形”;有的高高在上,指导工作靠发文、调研工作靠开会、推进工作靠检查,导致基层会议多、文件多、表格多、材料多、检查多、考核多;有的怠于学习,思维陈旧、自以为是,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
为基层减负搞形式、走过场、不深入。有的地方名为减负、实为加负,少了白头文件多了,召开的会议少了群里“工作提示”多了,督查检查少了“专题调研”多了;有的减负措施落实走样,对基层“关心关爱一张纸、工作责任一本书”,一些基层干部同时承担多项部门业务,人岗错位、疲于应付;有的调查研究走过场、讲排场,关在办公室里看材料、走出办公室听汇报,调研成果洋洋洒洒,却并不管用有效;有的热衷于创造先进经验,一些干部将精力耗在如何“创先进”“拼花样”上,玩文字游戏;有的在检查考核、指标设定、时限要求等方面层层加码,检查要求必须发现问题,当没有发现实质问题或发现问题数量不多时,就找一些不痛不痒的问题凑数交差。
当前,破除官僚主义问题,正处于从面上纠正到深入治理的关键阶段,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正视在治理过程中发现的思想根源问题远未根除、刀刃向内的政治自觉尚有差距、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等现实问题,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来思考,谋划推动整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从讲政治高度进一步夯实责任落实体系。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是整治官僚主义问题的主体,当前一些党组织对官僚主义危害性认识不够,存在应付心理、对付心态,吼吼嗓子、做做样子、摆摆架子,满足于一般性部署、泛泛地抓;有的政治担当不足、整治魄力不够,“只挂帅不出征”;有的职能部门重审批分配、轻监督管理,主动发挥行风监管职能作用不够;有的纪检监察机关对官僚主义新动向、新表现发现不及时,监督不到位,纠治不力,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力度不够,跟踪问效不够,整改效果没有显现出来,成果没有巩固住。
统筹协调、综合治理的顶层设计不够。整治官僚主义必须综合施策、协同推进,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长效机制。有的地方虽然将整治官僚主义纳入到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巡察监督之中,但在增强监督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上,抓手不够有力,效果没有达到;有的在发现官僚主义的问题线索上,敏锐性不够、鉴别力不强,发现问题蜻蜓点水、浮于表面;有的缺乏长效机制,缺少有效的制度建设,没有深入研判一些地方和部门在职责权限、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没有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地区、不同领域问题精准提出对策措施。
执纪执法需不断向精准目标迈进。相对于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问题,官僚主义问题隐蔽性强,给调查、取证、定性带来较大难度。实践中,治理官僚主义问题的相关制度规定普遍较为笼统,配套制度相对较少,治理过程中一定程度存在“不易辨别、不易定性、不好处理”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定性量纪不够精准的问题。另外,带来的损失和危害结果并不直接,事中发现难、事后取证难,监督滞后导致问责追责难,一些地方追责、问责不分,直接责任、领导责任不分,执纪效果不好。
当前,纪检监察机关要紧跟党中央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最新判断和部署要求,牢牢把握“两个维护”这个政治监督的首要任务,坚持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坚决查处和纠正官僚主义突出问题。
从政治高度抓好统筹协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承担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纪检监察机关要提高政治监督能力,时刻关注党中央关心什么、强调什么,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牢牢把握“两个维护”这个政治监督的首要任务,重点查处在“两个维护”上有温差、落差、偏差,落实党中央政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突出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认真对照中央办公厅《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的相关要求,推动各地区各部门把防风险、打基础、惠民生、利长远的改革有机统一起来,把整治官僚主义与抗疫情、稳经济、谋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把加强制度建设与提高治理效能有机统一起来。
聚焦重点任务开展监督。围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聚焦常态化疫情防控,紧盯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健全完善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城市城乡治理体系等任务,坚决纠治重形式、轻实效,脱离实际、不深不细,敷衍应付、作风飘浮等问题。聚焦全面复工复产,紧盯复工复产后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和政务服务中的作风问题,以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任务,坚决整治消极懈怠、推诿扯皮、办事拖沓等问题。聚焦打好三大攻坚战,紧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四不摘”政策落实、生态环境保护、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等任务,适时开展专项治理。聚焦基本民生保障,紧盯保居民就业政策落实、基本保障是否到位、生产生活秩序是否正常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整治损害群众利益的官僚主义。
坚持“严”的主基调履行监督第一职责。将官僚主义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细化执纪执法标准。将官僚主义问题列入执纪监督、审查调查和审理工作重点,在调查报告、审理报告等执纪文书中,将官僚主义问题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中单列表述。综合运用建议、监察建议,督促问题突出的地区、部门和单位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全面纠正整改、建章立制。坚持严字当头、权责统一,实施规范问责、精准问责,厘清责任边界,夯实问责责任。
加强调查研究实现高质量治理。紧盯突出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发现问题症结、提出整改意见、完善制度机制,着力解决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政策性创新方面的问题。深化标本兼治、狠抓源头治理,推动健全完善人人负责、层层负责、以上率下、科学有效的工作责任制。督促各地各部门优化职责体系,建立重实绩、重实干、鼓励创新、激励关怀的考核制度,准确把握“三个区分开来”,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为干部干事创业创造良好环境。
(中国纪检监察报理论周刊与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党建教研部联合课题组 课题组成员:冯新舟 胡楠)